
关注普遍的眼健康|惠州爱尔携手多方开展爱眼日公益科普活动!
- 2025-06-09
“眼睛长‘鱼肉’了,这是什么问题?”
“眼睛里面有个‘小翅膀,这是个啥啊?’”
出现这种情况别大意,这可能是翼状胬肉
///
翼状胬肉俗称“鱼肉眼”,是一种常见的眼部增生性疾病,它通常是粉红色或红色,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,部分的肉膜,还有可能会爬到黑眼球上。
致病"凶手"
紫外线
尘土、花粉、烟幕
大风、高温、干燥环境刺激
长期暴露在阳光(尤其是紫外线)、风沙、烟尘环境中,是它滋生的主要诱因。渔民、户外工作者、长期不做防晒的人群,都是高危对象。此外,干眼症、慢性炎症刺激也会“召唤”它出现!
胬肉的危害
眼部出现不适,比如眼红、刺激感、怕光、流泪、甚至干眼症等;
影响眼部美观,甚至影响眼球运动;
有面积增大、持续生长的趋势,或严重遮盖瞳孔区,引起视力显著下降;
影响内眼手术,比如同时患有白内障的患者,会影响白内障手术等。
早期翼状胬肉并没有明显的症状,或仅有轻微的异物感,或用药物缓解不适症状。但如果放任不管,胬肉不断地生长,可能会导致视物遮挡感,尤其当胬肉侵入到角膜中央区域,也就是盖着瞳孔的时候,就会严重影响视力。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手术切除了。
如何“击退”翼状胬肉?
静止期且胬肉较小者,可暂时观察,定期眼检。
进展期但未侵及瞳孔区,或同时患有结膜炎的患者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糖皮质激素眼药水。
当胬肉已入侵瞳孔,或引起明显视力下降时,则需进行手术治疗。
目前,治疗翼状胬肉尚无特效药物,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方法。
惠州爱尔眼科医院提醒:
紫外线与环境是导致翼状胬肉的主要因素,在紫外线强的高原、海滨地区人群应尤为注意。建议高危人群,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完善的眼部检查。对于翼状胬肉术后的患者则需注意眼部卫生、清淡饮食,谨遵医嘱护理眼睛、按时用药复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