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普遍的眼健康|惠州爱尔携手多方开展爱眼日公益科普活动!
- 2025-06-09
“年纪大了眼皮松,把眼睛遮了看不清很正常”—— 不少老人和家属都有这样的想法。但如果发现老人眼皮越来越沉,甚至要抬头、挑眉才能看清路,这就需要警惕上睑下垂在作祟。
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,老年人上睑下垂到底是怎么回事,又该怎么处理。
老年人为啥会上睑下垂?
简单说,上睑下垂就是上眼皮“没力气”,没办法正常抬起。年轻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先天因素有关,但老年人的上睑下垂,大多是“后天找上门”的:随着年龄增长,眼皮里的提上睑肌会慢慢老化、变松弛,就像松紧带用久了失去弹性;还有些老人因为眼周皮肤松弛严重,多余的皮肤往下压,也会让眼皮看起来耷拉着。
怎么判断是不是上睑下垂?可以观察这两个细节:一是老人睁眼时,上眼皮边缘遮住黑眼球超过1/3,比如正常能看到黑眼球里的瞳孔,并且露出瞳孔的上方2mm,现在瞳孔完全被眼皮盖住;二是老人会不自觉地抬头看东西,或者频繁挑眉、皱额头,用额头肌肉的力量帮忙抬眼皮,时间久了额头皱纹会明显加深和变多。
上睑下垂不只是“不好看”
很多人觉得眼皮耷拉顶多影响颜值,老年人更不在意“好不好看”,其实它的危害比想象中大:
首先是影响视力。耷拉的眼皮会像窗帘一样挡住部分视野,老人看路时容易漏看台阶、障碍物,白天看不清路,晚上对灯光更敏感,出门买菜、散步都成了“高危行为”,摔倒、碰撞的风险大大增加。
其次是累眼睛、伤颈椎。为了看清东西,老人会长期保持抬头、挑眉的姿势,时间长了不仅眼睛酸胀、干涩,还会导致脖子僵硬、肩膀酸痛,甚至影响颈椎健康。
还有些情况需要警惕:如果上睑下垂突然出现,或者伴随眼睛疼痛、视力急剧下降、看东西重影等症状,可能不是单纯的年龄相关问题,而是神经病变、眼部肿瘤等疾病的信号,一定要及时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就诊。
上睑下垂要怎么治?
很多老人担心“年纪大了做手术风险高”,其实老年人上睑下垂手术技术已经很成熟,属于微创小手术,对身体创伤小、恢复快,大多数老人都能承受。
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两种:一种是提上睑肌缩短术,适合提上睑肌还有一定力量的老人,通过缩短肌肉长度,增强抬眼皮的力量;另一种是额肌瓣悬吊术,适合提上睑肌功能已经严重衰退的老人,利用额头肌肉的力量带动眼皮抬起。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,需要医生根据老人的眼部情况、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后决定。
这些误区要避开
“滴眼药水能治好”:目前没有任何眼药水能让松弛的提上睑肌恢复弹性,眼药水只能缓解眼干、眼疲劳等症状,对治疗上睑下垂没用。
“反正老了看不清,不用治”:正是因为老人视力本身可能有所减退,上睑下垂导致的视野遮挡会让视力问题雪上加霜,反而增加意外风险,及时治疗才能提高生活质量。
“手术风险大,不如忍一忍”:相比手术风险,上睑下垂带来的摔倒、碰撞风险,以及长期颈肩不适对身体的影响更大,与其盲目担心手术风险,不如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,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评估。
最后提醒:早发现、早干预很重要
我们期盼每位老人都能健康、舒心地享受晚年,而清晰的视野、安全的出行,正是这份期盼的基础。
如果家里老人出现眼皮耷拉、视野遮挡、频繁抬头看东西等情况,别犹豫,先带老人去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检查,让医生判断是否为上睑下垂,以及严重程度。如果需要手术,尽早安排,既能减少并发症的风险,也能让老人早日摆脱“看不清”的困扰,安安心心享受晚年生活~